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池上飯包沿革
點閱率 : 4652
台灣光復前,往返花東鐵路需要八小時的車程,因為時間長達一天,旅客往往需自備食物充飢,因此,當時曾有人在車站前賣蕃薯餅服務旅客,後來為了體諒出外人的辛苦,才開始製作飯包在月台叫賣。
初期的飯包是用曾經進貢日皇的池上米,炊製成米飯,再以手工捏製成三角形飯團,放在竹葉上,並在飯上舖放卜肉、黃菜頭、烤肉乾、豬肝、瘦肉片、一小塊蛋餅,以及當地大坡池所捕獲的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蝦仔炸(台語),俗稱炸蝦餅,還附上一顆梅子來幫助開胃;包裝後將飯包以油麻繩繫牢,在當時頗受旅客青睞。後來,飯包更使用鴨掌木,也就是台灣俗稱江某材(念台語─音同公母材)的材料,來製作木盒,作為飯包的包裝,使池上飯包有另一種風味。
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走過將近80個年頭的池上飯包老店,由集山機構導入新的經營團隊,重新命名為「悟饕池上飯包」。更推動全國各地連鎖加盟,並拓展至海外,以悟饕池上飯包的家鄉口味,一解遊子思鄉之情,嘉惠更多饕客。
然而,悟饕池上飯包不只是賣便當,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九日,更與「池上鄉公所」合作,結合當地士紳捐助的早期農家器具,成立了「池上飯包博物館」,將這一甲子以來的飯包歷史與文化展現給遊客,讓池上飯包的故事首次以文字展現在遊客面前。爾後,民國九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池上飯包博物館」又從靜態式的飯包歷史及農家文具展覽,升級成互動體驗式的導覽,讓遊客在吃著池上飯包的同時也感受到飯包精神與文化,將飯包歷程以模擬早期實景的方式呈現給遊客,體現古早味與一些即將消失的早期文化,並重新命名為「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初期的飯包是用曾經進貢日皇的池上米,炊製成米飯,再以手工捏製成三角形飯團,放在竹葉上,並在飯上舖放卜肉、黃菜頭、烤肉乾、豬肝、瘦肉片、一小塊蛋餅,以及當地大坡池所捕獲的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蝦仔炸(台語),俗稱炸蝦餅,還附上一顆梅子來幫助開胃;包裝後將飯包以油麻繩繫牢,在當時頗受旅客青睞。後來,飯包更使用鴨掌木,也就是台灣俗稱江某材(念台語─音同公母材)的材料,來製作木盒,作為飯包的包裝,使池上飯包有另一種風味。
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走過將近80個年頭的池上飯包老店,由集山機構導入新的經營團隊,重新命名為「悟饕池上飯包」。更推動全國各地連鎖加盟,並拓展至海外,以悟饕池上飯包的家鄉口味,一解遊子思鄉之情,嘉惠更多饕客。
然而,悟饕池上飯包不只是賣便當,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九日,更與「池上鄉公所」合作,結合當地士紳捐助的早期農家器具,成立了「池上飯包博物館」,將這一甲子以來的飯包歷史與文化展現給遊客,讓池上飯包的故事首次以文字展現在遊客面前。爾後,民國九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池上飯包博物館」又從靜態式的飯包歷史及農家文具展覽,升級成互動體驗式的導覽,讓遊客在吃著池上飯包的同時也感受到飯包精神與文化,將飯包歷程以模擬早期實景的方式呈現給遊客,體現古早味與一些即將消失的早期文化,並重新命名為「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