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饕 池 上 飯 包

店鋪情報

STORE INFORMATION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木盒飯包文化序幕

點閱率 : 2769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撤退來台後於1951年實施「公地放領」與「舊幣換新幣」政策,當時40000萬舊圓可以換1元新台幣,也是在那時創始人把原本1.5元的「池上飯包」調整成2.5元,隔年調漲至3元,1961更是一口氣調漲到5元。

隨著這個以桂竹葉包裹的「第一代池上飯包」賣的越來越好,有一個在嘉義『嘉正堂』賣木吉他的商人前來台東池上找創始人推銷,說服將飯包的容器換為木盒,當時池上飯包的創始人接受了這項提議,於1962年開始使用木盒,開啟了「第二代池上飯包」-「木盒飯包」的時代,菜色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但不再把飯捏成御飯糰,且開始放炒高麗菜,生意越來越好為求製作流程也把烤肉乾改成香腸,其餘皆延續著原本的菜色。

木盒沒有空隙比桂竹葉還要保溫,此外還能透出多餘的水氣讓飯不會黏黏稠稠的,吃起來格外Q彈,而且天然原木擁有芬多精的香味,讓飯盒一打開來一陣木香撲鼻而來。因此木盒便當也被稱為會呼吸的飯盒,由於會透出熱氣、與多餘的水氣,除了讓口感絕佳外,另一影響為飯盒內食材可以保存較久較新鮮,很適合當時長途旅客的需求。

而這木盒也成為池上飯包的代表特色,如今沒有使用木盒包材的飯包就不能稱為「池上飯包」。全台灣只有二個地方使用木盒做便當,一為阿嬤的「池上飯包」,二為阿里山的「奮起湖」,其餘都是保麗龍或是紙盒,木盒的文化至今仍在這二個地方延續著。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