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光復後物資食材多元化
點閱率 : 2693
因日治時期作物上繳日本兵而造成的物資匱乏在光復後漸漸改善,原本因為沒有米可以吃而用番薯當主食販售的番薯餅賣到光復後第三年,池上飯包的創始人開始使用白飯並受日據時代的文化影響將白飯捏成四顆三角飯糰,再放上黃菜頭、豬肝、烤肉乾、瘦肉片、玉子燒、卜肉、還有大坡池獨有的米蝦做成炸蝦餅,再輔以台東特產梅子,然後用池上盛產的桂竹葉乾燥後裹上麻繩,製作成三角飯糰的「御飯包」,這也是台灣第一次有類似飯包的概念出現,那時「第一代池上飯包」-「御飯糰」一份為1.5元。
第一代池上飯包的材料多為就地取材,當時大坡池約有75公頃,周邊有很多的竹林,因此便以「桂竹」的葉子曬乾為包材,也因戰後物資缺乏,台灣還需要許多國外的援助,因此豬肝這種現代人看似不健康的食物,在當時可是營養的重要來源,豬肝持續使用到1963年因市場供不應求,才從飯包中消失,而黃菜頭等醃製品也是因為還沒有冰箱的發明,要讓食物處在室溫又不會壞掉的方法大致二種,脫水跟醃製,所以在那個年代有很多醃製品,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池上飯包的食材之一。
第一代池上飯包的材料多為就地取材,當時大坡池約有75公頃,周邊有很多的竹林,因此便以「桂竹」的葉子曬乾為包材,也因戰後物資缺乏,台灣還需要許多國外的援助,因此豬肝這種現代人看似不健康的食物,在當時可是營養的重要來源,豬肝持續使用到1963年因市場供不應求,才從飯包中消失,而黃菜頭等醃製品也是因為還沒有冰箱的發明,要讓食物處在室溫又不會壞掉的方法大致二種,脫水跟醃製,所以在那個年代有很多醃製品,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池上飯包的食材之一。